中华民居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国际刊号:1674-3954
国内刊号:31-2015/TU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6486 人次
 
    本刊论文
关于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论文关键词:徽州文化  建筑艺术  徽派建筑  徽派古民居

  论文摘要: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微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古代徽州是“程朱阙里”,素有“东南邹鲁”之称。徽州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成就成为区域文化的典范,而徽派建筑则以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 ,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体现,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以明清时期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法观念为社会基础,在徽州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2000年,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古民居建筑就是这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作简要论述。

  1  徽派古民居基本建筑形式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徽派古民居的基本建筑形式是天井四合院楼居建筑,这种建筑形式的形成过程,深受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具有较为鲜明的区域特色。古代徽州地处皖南 ,与浙赣毗邻,原为山越人聚居地,区域文化相对落后。这里有黄山白岳盘亘其间,新安江、青弋江曲水蜿蜒,山清水秀,重岚叠翠,地狭谷多,险阻天成。皖南山区气候湿润,山谷盆地较为封闭,为防止瘴疠之气,古山越人宅居形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适应徽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较好的干燥 、通风、采光和安全性能。汉魏以后,战乱频繁,自东晋起,大批中原望族、缙绅冠带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于此。山高谷深,兵戈少至,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理想的避乱栖息之所。中原士族的迁入,不仅改变了这里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徽派建筑形式的形成,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居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早期徽州民居建筑主要形式为“楼上厅”,楼上厅室轩敞,是人们 日常活动休憩之处, 保留了古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中原“四合院” 平房形式和当地“干栏式”楼居建筑形式相融合,逐步演变成新型内天井四合院楼居建筑形式,这种新型建筑形式的形成,进一步丰富了徽州地区建筑文化,也形成了徽州民居典型建筑格式“天井”的雏形。徽州占民居大多设有天井,作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天井设计功能上的意义是既通畅又封闭,既解决通风采光问题,又适应古代徽州险恶的山区环境,而其文化上的卷义更为丰富。在徽州的地域文化观念中,天井与“财禄”息息相关,天井能聚集屋面雨水,名日“四水归明堂”,水为财之源,聚水即聚财,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天井是一种内向型建筑方式,以天井为基本单元,聚合成一个家族,反映了徽州人聚族而居、不染他姓的宗族观念。天井意为“观天之井”,它上指苍穹,下俯地面,与庭院渗透融合,沟通天、地、人三界,人立于天地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既可获“天人合一”之灵气,又可得“顶天立地”之 自由。天井是古代徽州人敬畏E天,顺应自然,祈求与自然和谐并存的人生态度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 徽派古民居建筑选址布局与风水文化

  古代徽州堪舆学说盛行,徽州居民对风水文化顶礼膜拜,明清时期已形成完善的风水理论。风水文化是徽派民居建筑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徽派民居建筑形态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风水理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选址上,汉刘熙《释名》中说“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可见古人是把住宅选址与 自然环境一起考虑的。徽州风水理论认为,村落的选址布局及其形成的地形轮廓所包含的寓意和内涵,是宗族文化的标志,关系着宗族的荣辱兴衰,宗族建筑必须按风水原则统一规划,讲究群体布局和水 口营造。徽派古民居建筑在选址布局上,以风水理论为依据,在宗族最高利益的制约下,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至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徽州古民居建筑一般依水势而建,总体呈现出背山面水、山环水绕之势。民居建筑在色泽、体量、架构、形式、空间上,都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的格调,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一般而言,选址布局决定了民居村落大的轮廓,一些典型的徽派民居村落在布局上强调整体轮廓的规范化和系统性,形成了如“船彤村”、“牛形村”和“棋盘村”等许多风水村落。

  西递和宏村是 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的代表,其村落巧妙的整体布局、极富韵律的空间层次都有典型的徽州地方特色,被称为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自古有“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穿村而过,整个村落仿“船形”建造,一条纵向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西向为主、南北向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街巷两旁民居建筑错落有致,村落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是徽派古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宏村的整体布局为“牛型”设计,背靠的雷岗山为牛首,村 口一对古树为牛角,民居群为牛身,穿村而过的邕溪为牛肠 ,溪水穿流于民居院落,汇入牛胃形的月塘和南湖,绕村的山溪上四座木桥为牛脚。“牛形村”的水系设计别出心裁,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被称为“中国画里的故乡”。

  徽州古民居村落布局的重要手法还有水口的营造。所谓水 口,即徽州古村落的门户,作为村落的标志,也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几乎所有徽州古村落都建有这样的标志。水口除有防卫、界定、导向等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水意义。按照徽州风水理论,水是财富的象征,水口乃地之门户,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为了留住财气,必须选好水 口,以利村落宗族人丁兴旺、财源茂盛。水口有 自然形成的,如黟县西递村的水口处,两山夹峙,中间一条小溪流出,实乃天然屏障;有人工造型的,如棠樾村的水 口处,人工堆筑七个大土丘,称为七星墩,以形成锁钥之势;更多的村落水口是利用不同的山势、冈峦、溪流、湖塘等自然形态,加工营造,配置以桥梁、牌坊、楼台、亭阁或石塔等建筑,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加上茂密的树林 ,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徽州古民居村落的水 口大都有人工刻意营造的痕迹,如绩溪冯村的“天门”、“地户”设置最为典型。冯村在上水口架设安仁桥,并在桥上方围设“天门”;在下水 口筑理仁桥关锁水流,并建台榭于桥下方,象应“地户”;四周狮、象、龟、蛇几座山作陪衬,狮象守天门,龟蛇把地户,天门开,地户闭,给予村落极为强烈的安全感  。人们在借助风水表达吉凶观的同时,水口的营造,也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往往使徽州古村落呈现出“全村同在画中里”的总体环境特征。

  3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与儒教文化

  徽州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结果。徽州又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桑梓之地,宗法制度完备森严,人们日常行为完全被纳入儒教礼仪规范。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和格局,充分体现了宗法制度的观念形态。为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增强宗族的凝聚力,抵御外族的侵扰,徽州人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同姓同族家庭聚族而居。徽州民居建筑往往以天井为基本单元构成院落,院落一进套一进,随着子孙繁衍,人口增加,房子越建越多,大家族可多达“三十六天井”,即 36个独立家庭。边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 日子;边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先人。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 、民居亦界域分明。这种结构形式功体现了古徽州“干丁之族未尝散居”的古朴民风。

  一般来说,居第之中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问,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为天井院落。而西递古民居有前后两厅 (前厅后堂),二至三楼三间房,也是中为厅堂(前厅后堂),两侧为室 .前厅作为礼仪交往场所,是男主人接待男宾的;后堂为女眷儿女活动和接待女客的场所。这种对称布局突出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特色,严格遵循了宗法家族的孝悌伦理和理乐秩序,男女长幼 、房系嫡庶有序排列,营造出主次分明、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多元聚合。

  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宋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史是由朱熹 、戴震 、胡适 3个徽州人创造的。南宋以后,理学勃兴,社会儒教化,加之徽商的逐渐成长壮大,为文化学意义上的徽派建筑萌芽、形成,提供了条件。徽州人历来崇尚文化,一贯有着崇儒重教 、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徽商的崛起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明清时期,独树一帜的新安画派兴起,文人山水画精神遍布民间,人们的审美素质普遍提高,进而影响了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幽深、空灵、淡远的意境,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徽州古村落文风盛行 ,浓厚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山水之间,造就了乡土文化,成为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徽派古民居中有不少楹联,大多是勉励莘莘学子读书进取、奋发向上的,也有劝勉后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警句、箴言,这些楹联生动体现了崇儒重教思想,也屁示出宅第主人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如“传家礼教谆三物,华国文章本六经”、“书诗经世文章,孝弟传家根本”、“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这样的楹联在徽州民居中随处可见,成为徽派古民居建筑文化的点睛之笔 。

  4 微派古民居建筑的内部装饰与徽商民俗文化

  徽商萌芽于东晋,但早期徽商发展缓慢。南宋期间,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徽州人 口急速增长,土地压力增大,迫使更多的徽州人外出经商。明中叶以后,徽州商人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为了报效桑梓和光宗耀祖,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徽州建筑的成长离不开徽商,徽商把徽州的文房四宝带往大江南北,徽州文人雅士和匠人的足迹也随着徽商遍及各地,他们博取众长,不断汲取外地文化精华,包括建筑技艺,并把这些带回徽州。徽州商人“商而兼士,贾而好儒”,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在宅居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的布局、结构、内部装饰 、厅堂布置的个性化追求,促使徽派民居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不仅具有功能的实用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徽商文化内涵。

  徽派古民居建筑外观上,高墙封闭,马头翘角,线条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占朴淡雅,色彩素净自然;而内部却构造精细、装饰华美,梁栋棂板无不描金绘彩,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厅堂横梁用材粗壮,气势宏伟,非同凡响。从大门门楼到花门栏杆,从窗棂隔扇到神位龛座,从斗拱飞檐到门罩屋瓴 ,从梁架节点到基础勾栏,无不精雕细刻。砖雕门罩 、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这些雕刻具有强烈的空间装饰效果,成就了徽派民居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徽派古民居建筑内外情景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突出反映了徽商“财不外现”的观念。古代社会重仕重农、轻工轻商,致富后的徽商虽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大多不愿对外显富,而是“藏富于宅”。在古代徽州,商人居宅厅堂太师壁左右两侧的“过廊”上方各设一个“商”字造型,以表达主人对“仕农工商”排位的不满,通过房屋内部装饰设计,力求商人高高在上,能和官仕之人平起平落。建筑形态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密切关系如此生动地体现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

  徽派民居极其重视室内陈列摆设。厅堂正壁(太师壁)上悬匾额,下挂中堂字画,两侧中柱贴挂楹联。西递村“履福堂”厅堂题为“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笃敬堂”中楹联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这些楹联中透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学的思想。厅内靠太师壁陈设长条木案,案中放 自鸣钟一座,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摆一古镜,寓意为“终身平静(钟声瓶镜)”  。由于徽商长期在外奔波,故里亲人百般牵挂,他们以此祈祷外出的家人平静经商、终身平安。而那些经营成功、回到家乡颐养天年的徽商,希望从此过上没有竞争的平静生活。

  5  结语

  古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古徽三绝”,数量众多,风格独特,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代表了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应该说,徽派建筑乃至徽州地域文化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长期对外交流、不断博取众长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出来的。徽派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深受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而作为设计和实施者的徽州工匠所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正是他们“走南闯北”,带回了各地的文化精华和建筑技艺,才使徽派建筑成为独领风骚、独树一帜的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华民居》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中华民居》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